夏日午后,晴空万里,看着很是通透,但也有可能,,一种空气污染就暗藏其中。
在距离地球表面约20-50千米的高度有一层臭氧,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但是在近地面,臭氧却是一种污染物,对人体有害。
近地臭氧不仅是健康杀手,还会造成农作物的损失。近年来,我国PMzs治理取得明显效果的同时,臭氧污染正在成为新的环你难题。

1、臭氧有哪些危害 ?
臭氧的分子式是O3,具有强氧化性。近地面的臭氧是一种有害气体,甚至会成为“健康杀手”。如果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过高,很容易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症病变,出现咳嗽、头疼等症状,还会对皮肤、眼睛、鼻黏膜产生刺激;另一方面,臭氧浓度过高对于生态环境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2、什么时候臭氧浓度最高 ?
夏季午后的湛蓝天空,往往是一天之中臭氧浓度最高的时候。
在一年之中,臭氧浓度一般从5月开始增长,7-8月到达最高点,进入秋季后逐步降低。
3、这些臭氧是怎么产生的 ?
据介绍,氮氧化物以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产生臭氧的两种“原被称为生成臭氧的前体物。它料”们在强烈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下,经过光化学反应,就会产生臭氧。温度越高、光照时间越长,挥发的量也就越大,反应程度越充分,所以臭氧浓度往往也就更高。
VOCs,也就是挥发性有机物,其来源十分广泛,通常来讲,包括天然源和人为源。人为源主要是指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城市地区主要包括机动车尾气排放、油品挥发泄漏、工业企业排放、溶剂使用排放、液化石油气(LPG)使用、生活日用品等。
4、今年臭氧污染三大特点:提前扩大、“南重北轻
污染时间提前:3月26日,全国80个城市已出现臭氧超标,较常年提前1个月;
污染范围扩大:5月26-30日,首次出现连续5天单日臭氧超标城市数量“破百”区域性污染突出;
污染程度“南重北轻”:南方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叠加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排放高位,污染压力更大。
5、我国关于臭氧的标准是什么?
为保护公众健康,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设置了臭氧1小时和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不同标准限值。我国的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二级浓度限值为160微克/立方米,与WHO第一阶段目标值和中国香港的限值持平。
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臭氧浓度1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0.7%,全国臭氧超标天数共计2480天,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但我国臭氧污染上升趋势近3年已初步遏制,总体趋稳。
6、该如何防范臭氧污染 ?
臭氧污染防治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应如何更好地防范臭氧污染危害呢?专家指出,臭氧以气态为主,最好的方式是避免接触。在午后日照强烈的时候,要远离马路边、装修污染严重处等地方。儿童、老年人等敏感人群,尽量不要在阳光强烈时外出。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不仅要注意健康防护,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臭氧污染防治--
例如,优先选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较少的产品或服务,选购水性漆,给车加油时选择油气回收设施正常、没有汽油味的加油站等,都能为臭氧污染防治提供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