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卫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简称,这项工作与我们的日常息息相关。
一、创卫是什么?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由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选命名的国家级卫生优秀城市,是全国非常重要的城市品牌。每三年为一个评审周期,申报程序是:自查自评、省级暗访和基础评估、全国爱卫会初审、暗访、技术评估、综合评审、社会公示、批准命名。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有七大方面、40分项、208条具体指标、千分制暗访评价,主要包括: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市容环境卫生、生态环境、重点场所卫生、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疾病防控与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
二、为什么创建卫生城市?
创建卫生城市是深入开展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加快开放步伐,振兴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知名度和改变城市面貌的大事,也关系到党和政府为群众办实事,密切群众关系的大问题。
三、创卫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实惠?
“国家卫生城市”是一个城市综合功能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通过“创卫”对城市的综合整治,能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显著改善,生态与居住环境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与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居民健康卫生水平明显提高,彻底改变城市脏、乱、差的面貌,打造碧水、天蓝、地绿、干净、整洁、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都市。总之“创卫”的目的是“以人为本”,让老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四、群众能为创卫做些什么?
1、广大群众自觉遵守市民文明公约。
2、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自觉摒弃不讲卫生、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的不良习惯和不文明行为。
3、培养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风尚和卫生习惯。
4、提高创卫意识,形成人人参与创卫的良好氛围。个个争当创卫模范的工作格局,为创卫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5、地球资源要珍惜,环境保护要共识。
五、创卫主要内容是什么?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和粪便收集及运输车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全部无害化处理。实现城区污水全部收集和集中处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规范管理。规范设置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数量足够,管理规范。
2、开展城乡环境整洁。集中开展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治理“十乱”现象,彻底清除市容顽疾,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强绿化美化,开展河道水域、岸坡清洁治理工作。规范早、夜市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加快推行垃圾分类处理。科学设置道路标牌、交通信号、标识标线、隔离设施。
3、打造健康宜居环境。积极开展环境保护行动,严控扬尘污染,主要污染物年均值达到国家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达到国家要求,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工程,杜绝秸秆焚烧现象。
4、提高重点场所管理水平。开展公共场所监督量化分级工作,重点整顿“九小”行业的未亮证经营、证照不全、消毒和“三防”设施不完善等现象;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卫生管理;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和教育活动,3年内不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
5、保障食品与饮水安全。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流动食品摊贩的监督监管,实施量化分级管理,重点规范整顿未亮证经营、证照不全、卫生条件不达标、消毒和“三防”设施不完善等现象,规范管理饮水卫生,开展水质监测工作,改造升级输、贮水和清洗消毒等设施。
6、优化疾病防控和医疗服务。完善疾控网络,强化预防接种工作,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创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医疗机构设置感控组织,医疗废弃物符合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院符合要求。规范开展孕婴筛查等服务,婴儿、儿童、孕产妇死亡率达到要求。
7、科学防制病媒生物。采用环境治理为主、物理和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控原则,消除病媒生物孳生环境。开展“四害”密度监测调查,重点场所、行业防蚊蝇和防鼠设施合格率及“四害”密度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8、提升群众健康素养。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以人群密集场所为重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医疗卫生、教育系统和机关单位无烟环境建设。组织全民体育活动。引导群众摒弃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促进市民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
